•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技教育> 正文内容
榆中新先事 | 检察官为300名家长送育儿“法治锦囊”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5日 14:22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10月15日电 (李石竹)为切实强化高中阶段学生法治意识,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近日,榆中县检察院检察官走进榆中师范学校,面向高一年级学生家长开展法治教育专题讲座,聚焦“风险识别、家庭引导、家校联动”,为家校协同守护青少年成长提供清晰路径,让法治精神真正走进家庭,融入校园。

图为讲座现场。

  讲座中,检察官结合多年办案经验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实践,提示家长,高中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但心智尚未成熟、社交范围扩大但风险辨别能力不足,尤其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特别要高度警惕网络空间风险、校园及周边风险和消费与交往风险等“隐形法治风险”。

  针对家长普遍反映的“不懂法,不会教”难题,检察官提出“生活化法治引导”思路,将专业法律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家庭教育方法,引导家长把“规则教育”融入日常习惯,把“案例分析”融入亲子聊天,把“权利保护”融入问题解决,让孩子明白法律既是“约束”也是“保护”。

  为构建“家校联动法治保护网”,检察官建议,学校要定期开展专业化法治课堂,邀请公检法办案人员以案说法;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班主任密切关注学生网络行为、交友情况,早发现早干预;开通法治咨询热线与线上平台,及时解答家长、学生法律疑问。同时,呼吁家长做好“三个配合”:每周与班主任沟通孩子情况,重点关注网络言行与校外社交;与孩子共同学习法律知识;以自身守法行为做好“法治榜样”,共同为孩子营造安全成长环境。

  讲座获得家长一致认可,不少家长表示“清晰了解了孩子面临的风险,学会了具体的引导方法”。“法治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保护青春的‘安全盾’、指引人生的‘导航仪’。”

  检察官在讲座结尾强调,高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家校需携手提前识别风险、做好引导,在孩子心中种下“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种子。(完)

【编辑:杨娜】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