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县域经济> 正文内容
武威有意思 | 民勤大棚经济助农民腰包鼓起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6日 14:59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10月16日电 (杨燕)眼下,走进民勤县蔡旗镇金家庄村日光温室大棚,暖意扑面而来。一人多高的藤蔓上,挂满了颗颗饱满圆润、色泽诱人的西红柿。

  金家庄村大力发展大棚果蔬,进行错季种植、错峰上市,延长市场供应期,增加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村民管理温室大棚。杨燕摄

  “要想提高温室西红柿收益,就必须瞄准市场,巧打时间差,春季提前上市,秋季延后销售,保证四季有产品。”谈起种植经验,种植户金发文打开了话匣子,“今年这座棚是7月份种植的,8月中旬开始采摘,现在已经收入2万多元,预计要采摘到11月底,还能卖1万多元。”

  金家庄村作为蔡旗镇发展大棚经济的一个缩影,通过“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的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种植产业。大棚种植的果蔬品相好、口感俱佳、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青睐,不仅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还让村民装满了“钱袋子”,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以前我们种庄稼,全看天气脸色,冬天只能闲着地,自从建了这日光温室,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冬天棚里能保持20多度,种出来的菜不仅长得快,还符合绿色标准,种出来的西红柿完全不愁卖,收入比以前就好多了。”金发文说。

图为温室西红柿。杨燕 摄

  近年来,金家庄村立足自身产业发展资源优势,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为引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多元化发展途径,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让群众由“春种秋收”变为“四季丰收”,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力。

  “目前,共搭建三代日光温室39座,重点种植辣椒、西葫芦、西红柿等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的蔬菜品种。预计棚均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真正让群众享受到了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金家庄村党支部副书记俞天喜说。

  如今的金家庄村,大棚经济真正实现了“棚”勃发展,不仅助推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更走出了一条产业兴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挖产业发展链条,打造休闲采摘、生产体验基地,不断激活农村发展动力。”展望未来,俞天喜充满信心。(完)

【编辑:杨娜】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