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10月22日电(孙瑶 王翠 李云涛)一茬冬水灌得足,全年丰收有基础。眼下,正值农田冬灌关键期,瓜州县坚持“早”字当头,积极协调各灌区开闸放水,确保全县38.41万亩农田按时喝饱“冬眠水”,为土壤保墒增肥、来年作物丰产丰收夯实根基。
近日,随着榆林河水库闸门缓缓升起,一泓清澈的水流沿着渠道奔涌而下,穿过田埂、漫向耕地,正式拉开了榆林河灌区冬灌的序幕。作为瓜州县最后一个启动冬灌的灌区,榆林河灌区的开闸标志着全县冬灌工作已全面展开,进入全域推进的关键阶段。
“榆林河灌区于9月中旬开始进行冬灌前期准备工作,通过设施保养、渠道清理,保障冬灌期间设施设备运行稳定。目前水库库容为611万立方米,计划灌溉面积为2万亩。冬灌期间,我们将持续加强设施设备维护和渠道巡查巡护,及时监测、调整渠道流量,全力保障农田灌溉顺利进行。”瓜州县榆林河灌区水利服务所副所长石海波说。
冬灌水沿着宽阔平坦的总干渠向灌区奔流,行至各支渠、斗渠口后被精准调控,有序分流至各村组的田间渠道,最终在平整的田块里缓缓铺开,浸润着农田。瓜州县锁阳城镇作为榆林河库水冬灌的“第一站”,各村组早已做好准备迎接“及时水”的到来。
“我们村今年冬灌面积约为2600亩,今年灌区放水比较及时,我们提前组织农户清理沟渠、平整土地,并安排好各组轮灌次序,争取每一亩地都能‘喝饱’冬灌水,确保来年有一个好的收成。”瓜州县锁阳城镇常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仲吉禄说。
昌马灌区(瓜州片)作为今年最早开闸放水的灌区,辖区内各乡镇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引水、堵缝、巡田,一派忙而不乱的有序景象。在瓜州县布隆吉乡九下村,村民杨彦平正专注地打理着自家的灌溉活儿,只见他手持铁锹认真观察,加固田埂,防止跑水、渗水,保证土壤“喝透”水分。
“我种的100多亩地,20分钟左右就能浇完1亩。浇冬水对我们农民来说是一件大事,地里水浇足了,来年种小麦、孜然等作物,产量就能有保障。”杨彦平说。
冬灌及农作物非生育期优化水资源调度生态环境补水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具有洗盐排碱、补充地下水、改善土壤墒情和生态的作用,是保障灌区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瓜州县在秋收结束后就协调各灌区依据灌溉面积、上游来水、水库蓄水和天气等因素,提前制定详细的冬灌配水计划,统筹调配水量,让村民能够浇上放心水、及时水。
“今年,瓜州县冬灌及农作物非生育期优化水资源调度生态环境补水工作轮期为70天,昌马灌区(瓜州片)、桥子灌区、双塔灌区、榆林河灌区已陆续开闸放水,全县计划灌溉面积38.41万亩,目前各灌区衔接顺畅、灌溉有序推进,已累计灌溉2.6万亩,预计11月下旬冬灌及农作物非生育期优化水资源调度生态环境补水工作全面结束。”瓜州县水利事务中心副主任刘慧琳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