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10月23日电(周锋)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生产保障大队物资共享中心,没有轰鸣的抽油机,没有广袤的井场,却关联着百里油区每一处作业现场的“血脉畅通”。而在这个由千万种物资组成的枢纽之地,一群女工以精准、高效和坚韧,默默编织着属于她们的“保障故事”。
清晨8点,物资共享中心主任王朝霞已经到岗。她快速浏览完前一天的出库动态和当日生产单位的物资申领计划,开始安排一天的工作:“今天产建项目组有五口新投井的井下附件需要发放,修井队伍马上就来领,大家核对库存,确保新井投产用料及时准确发放。”仓储保管员兰丽丽打开ERP系统,打印每项物资的发料单,走向料场。她管理的钢材区共有上百个货位、1300多项物资,她却能准确说出每种规格的存放位置。“这批镀锌钢管是昨晚刚到的新货,必须今天卸车,作业区下午就要领用。”她一边核对货单,一边指挥配送人员将物资摆放到指定区域。在兰丽丽看来,每一件物资不仅是库存品,更是油区安全生产的“弹药”。
“王主任,作业区紧急申请2个注水闸阀,现场水井刺漏等不及正常流程发放了!”上午10点,电话铃急促响起。王朝霞迅速授权应急通道,保管员许花立即行动。她从接到指令到找到物资、完成出库手续,只用了10分钟。“物资保障快一分钟,现场作业风险就少一分。”许花擦擦额角的汗,又小跑着返回了货架之间。
午后,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整洁的办公室,保管员陈滢滢正对着电脑屏幕仔细核对数据。她发现一批新到货的油管短节与系统记录的数量有细微差异,立即暂停入库流程,反复清点了三遍,最终确认是系统录入误差。“物资管理不能有半点马虎,一个小数点、一个数字错了,都可能影响生产安全。”她认真修正数据后,才签收了这批物资。
夜幕降临,共享中心依旧有人未离去。王朝霞还在与采购部门核对下周到货物资的明细,兰丽丽则在为明天一早的出库任务做准备。突然,电话再次响起——中集站一台泵机突发故障,急需更换电缆。“夜间领料流程启动!”王朝霞立即调度值班人员开启应急库房,许花从家中快速返回岗位,15分钟后,急需的电缆已交到抢修队员手中。
从晨光熹微到夜深人静,这群女工用责任与智慧守护着物资供应链的高效运转。她们或许从未踏上井场,但每一口油井的顺利运转都有她们默默地支撑;她们不曾操作采油设备,但每一个现场难题的解决都依赖她们精准的物资保障。主任王朝霞常说:“我们虽不在生产一线,但一线离不开我们。”
在这个没有机器轰鸣却同样分秒必争的战场上,生产保障大队物资共享中心的女工们用专业、细致与担当,展现了新时代油田女性的巾帼力量,成为物资保障线上最靓丽的“保障先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