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10月23日电 (汪泽福)“以前结婚彩礼动辄十几万,现在有了‘巾帼红娘团’帮忙,彩礼降了一大半,还免费主持婚礼,2万块就把婚事办得风风光光!”“活了大半辈子,终于和老伴儿有了一张像样的合照,‘流动照相馆’真是暖到心坎里了!”……如今在定西漳县,“巾帼红娘团”“流动照相馆”“准丈母娘座谈会”三大文明实践品牌,已成为群众口中的“文明使者”,以接地气的服务、破难题的创新举措,为全县乡村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巾帼红娘团”:牵线搭桥促婚恋移风易俗树新风
“彩礼降下来,幸福升上去!”这是漳县“巾帼红娘团”坚守的理念。2019年,四族镇率先组建首支“巾帼红娘团”,由基层妇联干部、退休教师、热心大姐等组成的志愿队伍,不仅为农村大龄青年搭建婚恋交友平台,更把移风易俗融入婚恋服务全过程。
在漳县三岔镇,“巾帼红娘团”成员汪春秀最近刚促成一对新人婚事。“女方原本准备要10万元彩礼,我们多次上门和双方家长沟通,结合村里的‘红黑榜’和文明婚俗案例,给他们算‘经济账’‘幸福账’,最终彩礼降到了2万元,新人还放弃了酒店的大排场,改用村里常见的‘烩菜’待客。”汪春秀说。
截至目前,漳县13个乡镇已实现“巾帼红娘团”全覆盖,13支队伍累计促成近百对新人喜结连理,制作《彩礼风波》等方言版“文明婚嫁”短视频30余条,开展“炕头会”“板凳会”宣讲800余场,免费主持婚礼100余场,带动全县彩礼均价下降40%,2024年12月该品牌更是成功入选甘肃省首批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库,成为全省婚俗改革领域的示范标杆。
“流动照相馆”:镜头定格幸福文明传递温情
“来,大爷大妈靠近点,笑一笑!”在漳县大草滩镇新联村,“流动照相馆”志愿者正为留守老人夏明才夫妇拍摄金婚照。
“年轻时条件差,没拍过结婚照,现在志愿者免费帮我们拍,还装裱好送上门,真是太感动了!”夏明才捧着照片,激动得热泪盈眶。
2024年,漳县将“流动照相馆”纳入文明实践核心品牌,组织300余名青年志愿者,带着相机、背景布、服装深入全县13个乡镇、135个村,为留守老人、老党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免费拍摄照片。拍摄之余,志愿者常和村民围坐聊天,给他们讲解孝老爱亲、婚事新办、垃圾分类等文明知识。截至目前,“流动照相馆”已为群众拍摄装裱全家福、个人肖像照等2800余张,让文明理念随一张张温馨照片,走进千家万户。
“准丈母娘座谈会”:破解彩礼难题共话文明婚嫁
“以前觉得彩礼少了没面子,直到参加‘准丈母娘座谈会’,听大家算完‘经济账’‘人情账’,才明白小两口日子过好才是真的好!”盐井镇村民陈桂兰作为“准丈母娘”,在座谈会后主动将女儿彩礼从8万元降到3万元。
针对农村高额彩礼这一“顽疾”,漳县创新推出“准丈母娘座谈会”品牌,由乡镇干部、妇联主席、文明家庭代表组成宣讲队,以“拉家常”的方式,结合真实案例剖析高额彩礼对家庭的负担、对婚姻的影响。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已召开座谈会420余场次,覆盖3000余人次,培育“零彩礼”家庭92户、“低彩礼”家庭360户,2025年8月该品牌成功入选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库,成为全省婚俗改革的“漳县样板”。
“三大文明实践品牌,既是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也是推动乡村文明的‘加速器’。”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朱增银表示,下一步,漳县将持续优化品牌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内容,让文明新风在漳河两岸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明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