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地市播报> 正文内容
黄河润永靖:灾害治理催生农业商机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14:11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10月23日电(孔维伟 薛诚 史有东)黄河上游的临夏州永靖县盐锅峡镇黑方台,曾是地质灾害频发的“隐患点”。如今,这里建起连片的现代化大棚,蓝莓幼苗正待茁壮成长,草莓已端上全国消费者的餐桌。一场由地质灾害治理催生的变革,让这片土地完成了从“灾害台”到“绿色示范区”的转身。

  黑方台地处永靖县中部,曾长期受地质灾害困扰。传统大水漫灌的耕作方式,导致黄土层水分饱和,滑坡风险不断加剧,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2019年,永靖县全面叫停黑方台区域的大水漫灌,调整农业种植模式,当地的灾害治理从此从“被动防灾”转向“主动治灾”的新阶段。

  治理与发展并行,永靖县将目光投向了现代高效节水农业。2022年至2023年,当地先后投入9283万元,建成占地798.93亩的黑方台地质灾害区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基地,新建239座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今年,又追加投资4070万元,推进基地二期B区建设,搭建起39座16米跨轻简化装配式钢架大棚,同时配套建设田间道路、排水渠系和室外供配电等基础设施,为农业发展筑牢了硬件基础。

  如今走进示范基地,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在二期B区,从云南引进的蓝莓品种于5月底开始育苗,近日已达到“进棚”标准,94000盆蓝莓苗正被工人有序搬入大棚养护。“一个月工资3600元,还有500元全勤奖,离家又近,特别满意。”盐锅峡镇新塬村村民张福萍已在基地工作近一年,主要负责育苗、田间管理等工作。像她这样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有160余人,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

  科技是这片土地蜕变的关键支撑。基地中控室内,水肥一体化系统根据作物需求精准调配养分;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温度、湿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了农药使用。这些技术不仅有效减少了灌溉水渗透,降低了黄土层水位,从源头防范了地质灾害,更让农业生产实现了精准化、智能化。

  优质的农产品也打开了广阔市场。今年3月,基地首批红颜九九草莓上市后,凭借优良品质和口感赢得青睐,已向大型连锁超市供货10万余斤。目前,基地由甘肃刘家峡农业开发集团统一运营,通过集体经营、出租经营等模式,带动30多户农户参与,户均年收入超10万元。(完)

【编辑:杨娜】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