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10月24日电 (马维植 朝阳)在推进数字化转型与税收现代化融合的关键节点,天水市税务局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构建“智慧感知、精准触达、生态滋养”的税费优惠政策适用管理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把脉产业需求,将政策甘霖精准引灌至特色产业发展的“沃土”,为培育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智慧感知 数字赋能把准产业脉搏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伊味思清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酱卤肉制品、灌肠类肉制品和果蔬罐头的加工与销售于一体的企业,该企业主要销售的真空牛肉非常有名,市场接纳程度高,深受大家的喜爱。但受限于资金周转压力和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在产品研发升级和市场拓展上面临瓶颈。
为更好助力企业发展,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税务局通过线上数据分析比对,精准识别该企业可享受的多项税费优惠政策,税源管理部门依据数据定制“企业税收健康诊断报告”,并立即启动“一企一策”服务机制,通过远程帮办平台为企业财务人员提供针对性辅导,帮助企业享受税费优惠政策。
“税务部门的服务既精准又贴心。”该企业负责人马文玉对此深有体会。据悉,税务部门主动加强与企业的对接沟通,针对税费政策享受提供精细化辅导,仅2025年前三个季度,企业就享受了4.43万元的税收减免。
“这笔减免税款真的是一场及时雨。”马文玉表示,“它不仅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更让我们在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中能投入更多的资金和底气。如今,我们的礼盒装肉制品已经成为展示民族风情的闪亮名片。”
精准触达 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这些醋再有一个多月就能出酿造池了。多亏税务干部上门帮我们算清了税收优惠账,资金周转活了,古法酿造的手艺才能稳稳传下去。”在天水街泉庄食品有限公司的陈醋生产基地,醇厚的醋香扑面而来,公司负责人赵进科指着酿造池中发酵的粮食说到。
该企业专注于传统酿造食品生产,主要产品“街泉庄”手工香醋,精选当地上等小麦、玉米、黄豆等作物为原料,采用传统手工酿造工艺和祖传配方,产品酸而不涩、清香馥郁,属于天然绿色产品。但长期以来,该公司面临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平衡的难题,也因缺乏资金,在扩大生产规模,更新设备上面临着挑战。
为助力传统酿造企业轻装上阵、提质增效。秦安县税务局聚焦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及时解决企业在政策享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创新推出多维度定制服务,让政策红利持续为传统酿醋业“提味增香”。线上,依托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等数字化渠道,向该企业靶向推送量身定制的政策解读和操作指引;线下,选派业务骨干组建“特色产业辅导班”,深入产业园区开展精准辅导,切实解决企业涉税诉求,实现政策落地。
生态滋养 政策甘霖润泽产业新枝
天水市税务局注重构建地域特色产业税收服务生态,通过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持续滋养产业创新成长。一方面,联系民宗委、工商联等部门建立“税务+民族特色产业”协同服务机制;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银税互动”,创推“云银慧”服务品牌,助力地域特色产业资金帮扶专项行动。据统计,自实施“精准滴灌”模式以来,天水市税务局已累计向本地特色产业及相关企业精准推送政策信息169125条次,举办专场政策辅导50场次。
“税费红利的精准落地,让我们有更多资金投入到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中。”甘肃恒硕源农业发展公司财务负责人司江楠说到。税费政策的精准直达,有效缓解了特色产业企业的资金压力,不仅降低了创新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也为地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天水市税务局将以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为驱动,持续深化“精准滴灌”服务模式,密切跟踪产业发展动态,不断完善服务机制,优化政策推送精准度,确保税费优惠政策更好地赋能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