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25日电(王润博)当人工智能代码遇上千年皮影雕痕,现代科技光芒照亮陇东乡村课堂,一场关于艺术、传承与未来的奇妙旅程,在庆阳市庆城县桐川镇大滩小学生动上演。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号召和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精神,近日,兰州文理学院“AI+乡土艺术 STEAM星芽志愿队”走进庆城,以“科技+非遗”创新模式,为大滩小学孩子们带来为期两周的 STEAM美育夏令营。这场活动既是高校智慧赋能乡村教育的实践,也为庆城乡村美育注入新活力。
开营仪式上,志愿者用乡音与生动比喻描绘科技艺术之旅:“‘聪明’的画笔能画出庆阳梯田和窑洞!古老皮影英雄加电脑‘魔法’能飞檐走壁!”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好奇与兴奋,正是梦想被点亮的瞬间。
本次夏令营核心亮点,是将 AI技术与省级非遗庆阳皮影创造性融合,既作为美育活动,更是用现代手段活化本土文化、增强青少年文化认同的创新尝试。展示环节中,AI生成的皮影动画、智能绘画互动,让高科技触手可及。五年级学生李小洋指着屏幕上 AI绘制的家乡山景,激动得跳了起来,孩子们对家乡风物多了数字化视角与深厚情感。
皮影工坊里,孩子们体验雕刻、敷彩等传统技艺,更借 AI工具设计融合现代元素的皮影角色,完成从“学习者”到“小创客”的跨越,为庆阳皮影传承提供新思路。
夏令营紧扣“五育融合”目标,构建多元场景。“AI光影实验室”中,孩子们探索光与影的科学奥秘;皮影工坊里,艺术审美力在指尖绽放。分组协作中,从构思剧本到登台演绎,团队精神与社会能力得到锻炼。更珍贵的是孩子们的成长:从羞涩躲在幕后到自信台前展演,勇气与自信成为最宝贵的礼物。当他们用 AI技术与皮影技艺重述庆阳传说、描绘家乡风物时,乡土文化在幕布跃动,点燃文化认同与家乡自豪感。
为延续活动效益,兰州文理学院“星芽乡村美育计划”与桐川镇驻村干部建立“线上+线下”帮扶机制,捐赠“皮影 STEAM数字教学包”,含离线 AI工具、本土化教材及制作材料,为学校后续课程播下种子。
“星芽计划”自2021年启动,以大思政教育为引领,探索“互联网+美育”模式,延伸至留守儿童关爱领域。庆城县是其陇东重要实践基地,足迹还覆盖镇原、宁县等14所乡村学校,惠及众多学子。
此次实践展现了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作为,为科技赋能文化传承、提升青少年素养提供经验。共青团庆城县委将持续搭建平台,链接更多资源,支持此类项目落地,引导青年在乡村振兴中贡献力量,为乡村青少年发展与文化繁荣注入青春动能。期待更多“星光”照亮庆城乡村教育沃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