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新观陇> 正文内容
“小鲜花”为何能成为临夏“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4日 13:16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11月24日电(苟裕光 尤苗苗 徐克荣)自鲁甘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山东省济南市聚焦甘肃省临夏州产业帮扶与就业增收,通过精准对接东部资金技术与西部资源禀赋,培育特色产业、带动民众就近就业。

  在临夏亿农国际鲜花港,高新智能温室内生机盎然。娜欧米、雪山系列等十多个品种的玫瑰连片绽放,工人们穿梭花丛间,完成采摘、分拣、修剪等工序,新鲜玫瑰经包装后通过冷链快速发往全国各地。这座集花卉种植研发、有机蔬菜产销、生态农业观光于一体的基地,正是东西协作结出的硕果,其成长轨迹清晰镌刻着济南与临夏的资源联动印记。

  “在鲁甘协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帮扶下,我们建成了现代化智能温室,引进了优质玫瑰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临夏亿农农牧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友说,2024年基地鲜切玫瑰产量达7000万枝,产值1.96亿元,更吸纳就近500多名劳动力就业,通过“理论培训+实践实操”模式,让村民变身懂技术的产业工人。

  产业落地的民生温度,在37岁的包装组技术工人张婷婷身上体现得尤为真切。两年前鲜花港在家门口建成时,她主动报名入职,从零基础起步,在系统培训下熟练掌握包装技巧。“不定期的技术培训让我们不断进步,工资好的时候能拿到3700元到3800元,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这对我们女性来说是一份好工作。”张婷婷的话语里满是满足。

  这样的帮扶成效,背后是挂职干部团队的全力推动。作为鲁甘协作在临夏市的核心力量,山东派驻的挂职干部始终以“帮在点上、扶在根上”为目标,搭建协作桥梁,聚焦花卉产业补链强链。“济南市市中区以‘所能’对接临夏‘所需’,先后注入资金3600多万元,扶持智能温室、永生花生产线等项目建设。”临夏市委常委、副市长郭涛表示,协作资金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支撑,推动当地花卉产业从单一种植向高附加值、多业态转型。

  如今,智能温室实现鲜切花规模化种植,永生花生产线打破保质期局限,配花繁育基地提供优质种苗保障,花卉产业链不断拓宽。“依托东西部产业扶持资金,我们陆续推进了现代农业产业园、永生花加工车间等项目。”张永友说。

  从鲜花绽放的基地到机器轰鸣的车间,从“家门口就业”的民生改善到“全链条延伸”的产业升级,协作成果正惠及更多群众。“我们25名挂职干部坚持‘济南所能、临夏所需’,不搞花架子、不当太平官,推动济临协作走深走实。”济南市协作临夏州挂职干部工作队领队、临夏州政府副秘书长李新军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协作,推动济临协作高质量发展再谋新篇。(完)

【编辑:薛晓莉】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