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礼县以系统思维推动基层治理与统一战线工作深度融合,在组织保障、阵地建设、机制融合、民生服务、宣传教育等方面创新实践,构建起全域协同、多元参与的融合发展新格局,为基层治理注入了强劲动力。
建强组织保障体系,筑牢统筹协调根基。以“党建引领、统战融入、治理协同”为原则,把基层治理与统一战线融合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乡镇统战工作室职能作用,推动统战力量下沉至网格,构建了“全域覆盖、分级负责”的组织网络。同时,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吸纳各类统战对象开展社会治理专题调研4次,鼓励他们参与基层治理,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有效提升了工作决策的科学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针对性。
拓展多元阵地空间,搭建互动共融平台。依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和网络协会,搭建线上线下联动工作平台,开展“石榴杯”系列活动16场次,促进了群众在空间上互嵌共居、情感上和谐交融。将统战工作阵地向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延伸,将水城社区、新联社区打造为特色鲜明的互嵌式社区,建设集统战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石榴”调解室于一体的综合服务阵地,打造文化广场、同心书吧、书画室等公共空间,为各族群众和统战对象提供交流互动的实体平台。水城社区被评为甘肃省“红石榴”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示范社区。
深化治理机制融合,提升矛盾化解效能。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网格化管理等基层治理机制深度结合,在乡镇创新设立“红石榴”调解室,整合社区干部、党外人士、法律工作者等多方力量,形成多元化、常态化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同步建立“四访联动”机制,通过“开门接访、入户走访、网上寻访、会议答访”的方式,累计化解矛盾纠纷86起、信访积案13件,以高效务实的治理成效筑牢社区和谐稳定的根基。
聚焦民生精准服务,增强融合惠民实效。加强对外联系交流,积极组建域外商会,形成民营企业“周接待、月必访、季座谈”纾困制度,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围绕群众就业创业、增收致富等民生需求,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协调县内外102家企业、合作社,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200多个。挂牌成立农牧系统、中医院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室,把统战职能与行业职能有机结合,发挥统战系统人才荟萃优势,组织开展文旅宣传、礼味推介、直播带货等活动,助农增收600多万元。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慰问,关爱孤寡老人、党外代表人士等群体,把统战工作与民生服务紧密结合,使统战工作切实服务于民生需求。
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凝聚思想共识合力。为筑牢基层治理与社区统战融合的思想基础,在红河镇、城关镇等乡镇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7处,依托厚重的先秦文化、红色文化、盐马文化底蕴,在社区组织开展书画交流、联谊比赛、理论宣讲、文艺表演等活动40余场,深化了群众对统战工作的认识。针对党员干部、青少年、统战对象等重点群体,通过“同心大讲堂”“寻美・礼县”短视频大赛等系列主题活动,宣传革命历史、民族政策和地方历史文化,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凝聚基层治理与社区统战融合发展的广泛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