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7日电 (王焕文)陕、甘、川三省交界的陇南市徽县通天坪一带,峰崖交错、林草相接,可以触天摸崖、乘云观海,是三滩风景区自然风光最美、最接近天的地方,若您攀岩出岫,可以听天音、荡俗尘,窥视清幽仙境的儒雅风流。
为守护绿水青山、矿产资源,确保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近年来,徽县公安局聚焦“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坚持宣传打头阵、巡检奠基石、查处强震慑,推动保矿护林为主要职责的“生态警务”转型升级、长治长效。
机制赋能生态治理
7月2日,徽县、两当县召开专项整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联席会议,两县相关部门达成系统治理、疏堵结合、宣传教育常态化监管机制和“一地发案、两地联动”打击整治机制;两县以专项行动为抓手,聚焦盗采设备、流通环节、非法交易等重点环节,切断链条、打出声势、形成震慑、消除隐患,推动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
徽县公安局多警种部门协同联动,通过图侦、走访等方式,深化建模应用,积极发挥“交所合一”机制效能,全天候监测重点区域及其相关人员、设备工具、化学品、运输车辆、市场交易等要素,深挖细研盗采矿产资源的案件线索,零容忍、出重拳,全链条打击违法犯罪,努力做到偷挖盗采无地施展,运输贩卖无处遁形。2025年4月,徽县公安局查处1案、12人,有效震慑、遏制了涉林涉矿领域违法犯罪活动。
数智赋能打击整治
7月19日,徽县公安局通过数据建模查获一条案件线索后,组织警力立即开展巡检。民警操控无人机对13000亩的山区进行了低空巡逻,随后,与林场巡防队员深入废弃矿洞进行地毯式巡检。废弃矿洞内,断崖、水潭、落石等安全隐患较多,民警和巡防队员都要保持高度警觉,小心翼翼地挪好每一步、踏好每一石。当日行动,历时4小时,巡检组在矿洞内爬行约12公里,销毁了有关作案工具和违规物品。
长期以来,徽县公安局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着力推动传统巡防向“科技巡护+动态巡护+定点巡护”转变,同时,发挥警种优势,探索建立生态巡护数据与治安数据深度融合的“打防管控服”一体化新模型赋能实战,切实提升生态保护工作质效;与县自然资源局、环保局等单位加强业务协作、信息共享、问题共商、执法联动、隐患共治,实现生态保护由“被动治理”到“警务前置”的转变、整体工作由“粗放管理”向“综合治理”推进。

宣传赋能“主防”警务
近年来,在公安机关打击整治涉林涉矿违法犯罪高压震慑下,人民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和守法意识不断增强,参与盗采矿石的违法行为人转变为外地人,甚至部分是哄骗到徽县的。
为加强监督管理,严防盗采行为,民警迅速转变工作观念,优化提升“警务前哨”职能做大做强生态“保护圈”,进一步加大重点人和车的监管力度,不断提升“一标N实”等平台数据的分析研判能力,严防死守、深挖彻查,确保“治未病”始终走在“治已病”前面,着力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旅游是人文交流的重点窗口,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随着嘉陵江漂流、月亮峡观光、古银杏树群落打卡等旅游项目持续走热,徽县公安局将深耕生态警务,延伸警务触角,全力以赴推动绿色发展、保障生态安全稳定、护航乡村振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