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甘肃要闻> 正文内容
甘肃榆中山洪安置点的重生与希望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4日 14: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中新网兰州8月14日电 (戴文昌)13日,在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城关镇南坡湾村的安置点内,82岁的郑耀辉老人坐在帐篷门口,望着远处正在清理淤泥的挖掘机。当看到记者时他轻声说,“水退了,日子还得往前过,人在希望就在。”

8月13日,南坡湾村委会院内搭建起的安置点。戴文昌 摄

  南坡湾村位于兴隆山脚下,距离榆中县城约3公里。8月7日的暴雨夜,山洪冲毁了村庄,也改变了数千人的生活。这场强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已致15人遇难,28人失联,近万人紧急转移避险安置。南坡湾村正是此次受灾严重的区域之一。

  为尽快让受灾民众重回正常生活轨道,目前,榆中县已初步制定《避险转移群众安置过渡方案》《山洪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方案》,提出规划编制清单,受灾地区的救援已逐步转入恢复重建阶段。但那些与时间赛跑的瞬间,仍在民众心中刻下深深的印记。

  8月7日17时,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南坡湾村党总支书记丁小龙深知低洼和危险区域民众安危刻不容缓,他带着村干部,踩着泥泞湿滑的小路,挨家挨户敲响房门,耐心细致地劝导民众撤离。丁小龙说,“那一刻,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乡亲们的安危不能等。”

  面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丁小龙毫不犹豫俯下身子,或背或扶,在风雨和夜色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行进,一次次往返于危险地带与安全区域之间。南坡湾村包村干部冯延斌说,经过连续数小时的艰苦奋战,截至当日21时,73户309名受威胁的民众全部安全、有序转移至南坡湾小学和村委会安置点。

图为南坡湾村委会安置点里的孩子。 戴文昌 摄

  当最后一盏应急灯亮起时,丁小龙泥污的脸上露出疲惫却踏实的笑。

  8月8日上午,雨势稍缓。丁小龙带着党员突击队蹚过齐膝的积水深入村、社,按照人、物、牲畜重要性排序,逐户摸排房屋、农田等受灾情况。在确认环境安全前提下,丁小龙迅速组织力量,帮助受灾民众转移重要财物,最大限度减少财产损失。

  面对被厚重淤泥堵塞的道路和庭院,丁小龙积极动员民众不等不靠,迅速开展生产自救,清理主干道及民众房前屋后淤泥、断枝等杂物,以最快速度打通了救援与重建生命通道。

  如今在南坡湾村安置点里吃喝不愁,秩序井然。民众总爱说起那个雨夜,“丁书记的脚印里,全是咱老百姓的安危。”话语间满是感激。

图为南坡湾村委会安置点准备发放的救援物资。 戴文昌 摄

  目前,榆中县灾毁公路全部实现应急抢通。因灾停运10千伏线7条已全部修复,15037户停电用户全部恢复供电。马坡乡马莲滩村、上庄村、旧庄沟村、阳屲村、白家堡村和城关镇兴隆山村采用统一送水、自有水窖方式予以保障,兴隆水厂集中供水的城关镇、小康营乡、夏官营镇3个乡镇已全部恢复供水。(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