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永昌招商“组合拳”打出经济发展新态势
干字当头,狠抓落实。八月的永昌大地,项目建设热潮奔涌,产业发展活力迸发。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7%、增速位居全省前列,新能源装机并网容量达183.6万千瓦,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0.3%,7个10亿元以上项目成功落地……一组组攀升的数据,不仅是永昌县深耕招商“责任田”的成绩单,更勾勒出“招商提效”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轨迹。
招商破局:从“广撒网”到“精准捕”的效能革命
招商如筑楼,地基牢方能高楼起。
近年来,永昌县持续推动招商模式迭代升级,从“拼关系、拼资源、拼政策”的传统路径,迈向“拼专业、拼服务、拼生态”的更高维度。
一支专业化招商队伍成为“主力军”。永昌县着力培育懂产业、通政策、善对接的招商尖兵,让每一名基层招商人员都具备全产业链知识,以专业素养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在此基础上,精准绘制招商图谱,动态更新“三个清单”,形成县级领导挂帅出征、招商专班精准对接、乡镇部门同向发力的招商格局。主动“走出去”融入更大市场,以开放姿态发掘项目资源,抢占招商先机,让招商精度与实效持续提升。
今年上半年,永昌县精准发力开展招商行动,组织外出招商5次,上门拜访企业22家,邀请客商来永实地考察17次,以高频次对接推动高质量合作,成功引进“500强”企业6家、上市公司5家,为产业链注入强劲“新动能”。
专业招商的成效在重大平台集中彰显。在第三十一届兰洽会上,永昌县签约项目18个,涵盖新能源基地建设、精细化工延链、基础设施升级等领域,总投资超175亿元,签约资金再创新高,用实打实的成果彰显出强劲的产业吸引力与发展磁场。
成果转化:从“签约纸”到“增长极”的加速奔跑
招商的“耕耘”能否结出硕果,项目落地是最直接的检验标准。如今,源源不断的招商成果,让“签约纸上”的蓝图加速变为“落在地上”的实效,推动投资增速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今年以来,永昌县实施重点投资项目110项,重大投资项目60项,开复工率均为100%,年度投资完成率超50%,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速。
走进甘肃华电腾格里绿色能源有限公司金昌2×1000兆瓦煤电项目现场,焊花飞溅、塔吊穿梭的火热场景,正是永昌县精准招商结出的果实,从产业对接、洽谈签约到落地建设,专业招商服务全程护航。
一批招商项目的投产见效,更直接拉动了产业产值跃升。能化投低阶煤综合利用项目达产后可形成规模化原煤加工能力,贝达生物农药原药生产线投用后产值稳步攀升,金川集团铜冶炼项目建成后为区域新增显著产业增量……这些项目从招商引进到投产达效的“加速跑”,都离不开招商工作的提前布局与持续跟进,让每一个招商项目都能稳步成长为支撑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环境赋能:从“筑基础”到“优生态”的服务升级
为何众多重大项目纷纷选择落户永昌?答案藏在“招商引商更留商”的营商生态里。永昌县以“暖服务”培育“强生态”,让营商环境成为招商提效的“加分项”,为项目落地保驾护航。
硬环境持续升级,为项目落地筑牢基础。永昌工业园区河西堡工业园危化品停车场、特勤消防站投入使用,1000亩闲置土地成功盘活,园区产值同比增长近60%;兰张高铁三四线、G312改线等交通项目加快建设,千伏变电站等能源配套持续完善,让“签约项目有地落”的底气更足。
软服务不断优化,为企业发展减负护航。审批服务做“减法”,项目推进做“加法”。全县推行“拿地即开工”改革,将立项、环评等十几道工序压成“并联赛道”,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项目管家团队全程护航,提前介入土地整理、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全程跟进项目落地全流程,为开工建设按下“加速键”。“码上办”“即来即办”已成常态,4.4亿元政银企担保贷款精准投向招商企业,让企业轻装上阵。
“咱这儿的营商环境从项目落地到投产,政府‘保姆式’服务全程跟着,手续办得又快又顺,让企业甩开顾虑往前冲。”金昌克莱德纤维素有限公司总经理姬荣吉的感慨,道出了企业对永昌营商环境的认可。政务服务网办率达100%,企业诉求化解率超99%,市场准入评价位居全省第一,这样的营商环境,让招商项目落地即能“茁壮成长”。
项目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是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先手棋”。“永昌速度”与“营商温度”在工地上同频共振,不仅彰显了城市高效务实的行政效能,也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永昌县将持续深化“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聚焦“四百两新”产业链精准招商,以钉钉子精神抓好项目招引、建设、达产全链条工作,用实绩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作者:黄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