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统战新语> 正文内容
甘肃省民委“送法入边疆”:带着感情传递法治温度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9日 11:02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19日电 8月18日,由甘肃省民委主办,酒泉市民宗委、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承办的“法治护航民族团结·同心共筑兴边长廊——送法入边疆”活动启动仪式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举行。

  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民委部署要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加强边疆地区法治宣传教育。启动仪式上,省民委向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赠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法律单行本。省民委分管领导出席活动并讲话。

8月18日,由甘肃省民委主办“法治护航民族团结·同心共筑兴边长廊——送法入边疆”活动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启动。

  活动期间,甘肃省民委指导酒泉市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民族工作部门,深入边境一线乡镇、社区、学校等基层单元,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发放法律读本、设置普法展板、播放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扎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

  本次活动突出三个特点:一是带着感情“送”,将深厚情谊融入每一次宣传与服务,传递法治温度;二是结合实际“讲”,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法律知识贴近群众生活;三是注重长效“做”,既解答当下法律疑问,更着力培养基层“法律明白人”,确保法治力量在边疆持续扎根。

  活动内容丰富,精准聚焦。双语普法讲座,邀请法律专家深入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开展双语普法讲座;专项普法宣传,针对马鬃山镇边民、护边员、边境贸易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甘肃省边境管理条例》专项普法;宪法进军(警)营,深入边境一线哨卡,围绕戍边官兵的法律、生活、文化及精神需求,开展宪法宣传活动,送去法治关怀;“法治边疆行”采访,依托甘肃法治报于8月18日至22日开展视频、直播等系列采访活动,集中报道基层社会治理、平安边境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等工作,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爱国固边、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在边疆的创新实践。

图为酒泉市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民族工作部门推进法治宣传教育。

  活动紧密结合边疆地区法治需求与民族工作实际,实现“三个聚焦”:聚焦民族团结,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阐释“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法治原则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深刻内涵,深化“五个认同”;聚焦民生需求,针对群众关心的婚姻家庭、土地纠纷、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法律,帮助各族群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聚焦边疆治理,宣传国家安全相关法规,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共同筑牢法治防线。

  此次活动将法治宣传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兴边富民行动、边境地区长廊建设深度融合,旨在谱写新时代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新篇章。(完)

【编辑:杨娜】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