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统战新语> 正文内容
甘肃网络作家白银行:触摸铜城新脉动 书写时代新华章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0日 11:53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20日电  8月18日至19日,由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主办的“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甘肃省网络作家采风活动在白银市举行。来自全省各市州的20位知名网络作家组成的采风团,深入白银市重点企业与创新平台,触摸工业脉搏,感受数字浪潮,见证乡村振兴,在实地考察中深化国情认知,汲取创作灵感。

  触摸工业白银的厚重与新生

  采风首站,网络作家们走进了被誉为“共和国有色工业长子”的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巨大的厂房、林立的设备、流淌的金属溶液,无不诉说着新中国工业起步的艰辛与辉煌。

  网名“菜瘾帝”、来自兰州市的网络作家吴承智感叹:“从其建立历史中品出了岁月厚重,在旧厂房内触摸到了父辈们奋斗的温度,于高新材料陈列处见证了其创新活力。这是传承与突破交织的生动实践。”

  随后,采风团探访了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正沿着“硫-磷-铁-钛-锂-钒”绿色循环产业链阔步前行,其环保理念与科技创新令作家们印象深刻。

  来自兰州市的网名为“浪高三尺三”的作家贾启良评价道:“小城市也能有大企业,化工厂也要走新环保……这是一家生存在西北荒野,却发展成为绽放在国际舞台的好企业。”

  笔名“荒城阿飞”、来自渭源县的网络作家钱彤在东方钛业流水线参观时,激发了他关于网文人设架构的创作灵感:“观察是挖‘人物原型矿’,企业发展故事是天然戏剧张力场。”

  感受文化赋能与数字浪潮

  在甘肃金鲤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这家省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这里也是由知名网络作家“孑与2”(云宏)创立的网络文学孵化基地,前来考察的作家们见证了个体创作如何转化为集群优势。

  金鲤堂内,十余位坐班作家指尖飞舞,将梦想编织进字里行间。来自灵台县的网络作家宋亚平深切感受到:“孑与2老师紧抓时代机遇,为众多写作者提供了优质平台,使个体写作变成可交流学习的新空间。”

  来自宕昌县、网名“酸菜粉条”的网络作家石张平补充道:“正是这份扶持新作家的初心,正让陇原文学星火越燃越旺。”

  数字经济的浪潮同样在白银澎湃。在中创博利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打造的云创空间,巨大的电子屏实时跳动着全国各地的交易数据。

  笔名“凉城虚词”、来自平凉的网络作家屈琪惊叹:“网络小说里的‘未来科技’在此刻具现化了……当千年驼铃变成网速,当商道化作云路,这片土地正演绎着自己的新传奇。”

  网名“祁连月”、来自永昌县的作家李贤武才情昂然,以一副横批是“科技赋能”的嵌名对联相贺:“电商平台广聚天下精品于中创,人工智能打造云上空间入博利。”

  扎根现实土壤,书写时代新篇

  采风团集体深入白银区现代寒旱农业产业园生态芦笋种植示范基地。智能温控、数据监测取代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耕景象。

  笔名“白马出凉州”、来自武威市的网络作家王以刚敏锐捕捉到这一变化。他说:“从‘山乡巨变’到‘山乡智变’,再到‘生态蝶变’,这就是筑梦新时代的乐章。”

  笔名“狂歌为谁”、来自张掖市的网络作家王兴荣品尝着亲手采摘的鲜美芦笋,现场赋诗,他用这种方式赞美“灵根祛病千家佑”的宝贝和“智能更催万亩丰”的现代农业。

  为期两天的密集考察,让作家们对国情、省情、市情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认知。

  笔名“寒蝉”、来自定西市的网络作家马文军说:“这次采风活动,让我了解了一个古老的白银,一个新生的白银,亲身感受到了金属资源重镇在时代发展下的数字化转型。”

  笔名“一叶凉秋”、来自武威市的网络作家王文品感叹道:“‘铜城’白银有着深邃的独特气息,那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勋章。”

  网名“沈暮寒”、来自陇南市的作家刘鹏分享道:“俯身贴近这片土地滚烫的皮肤,才听见它深沉的呼吸与渴望。个体的热望,唯有融入大地脉搏共振,才能找到生根的缝隙。”

  笔名“慕千凝”、来自华亭市的网络作家兰岚坦言,活动帮她“破除了‘信息茧房’,增进了对国情和地方特色的全面客观了解。”

  执笔立心,共谱新时代奋进乐章

  此次活动不仅是采风,更是一次深刻的主题教育。多位前来考察的网络作家在金鲤堂举办的“作家沙龙”上主动谈及如何学习贯彻8月18日召开的全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题座谈会精神。

  笔名“书狂人”、来自陇南市的网络作家冉耀生表示:“主题座谈会为我们新阶层人士锚定‘建设者’、贡献‘建设力’指明了方向,让我对统战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来自兰州市的网络作家刘仕杰认识到:“不能只停留在专业上的成就,更要主动把所学所长投入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践中去。只有把个人的‘小目标’与甘肃发展的‘大蓝图’对接起来,我们的价值才会更清晰、更踏实。新时代需要的是有责任感、有温度的建设者。”

  网名“红尘有爱”、来自金昌市的作家于菊花倍感振奋:“我将践行担当,以文载道,执笔立心,为新时代发展赋能添彩。”

  作为活动的发起方代表和网络作家的领头人,云宏(孑与2)道出了培育孵化网络作家基地的深层意义:“网络文学存在的意义在于服务群众,丰富人民的生活,为所有正能量发声,为幸福生活发声,并且将我们幸福生活编纂成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奉献给大众,将是网络文学从业者最大的幸福。网络作家基地存在的意义在于服务网络作家,培养出更多的讴歌新时代,助力新征程的网络作家。一个人的成功不叫成功,千万个人一起成功,才能形成网络文学的海洋,这就是网络作家基地存在的意义所在。”(完)

【编辑:杨娜】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