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26日电 “工资要回来了,我们真的很高兴。”随着9名农民工在收领条签上自己的名字,一张张质朴的笑容在执行接待大厅绽开。
近日,清水县法院执行庭从一件普通的施工劳务款执行案件衍生出一件涉及多人的农民工欠薪“民生”案件,通过用活查封、和解、重组等手段,平衡好“保民生”与“保权益”,做到“一子落,满盘活”,生动实践了“一执联多案机制”,展示了清水县法院近年来执行质效提升和实质性化解矛盾的“秘密法宝”。
司法为民理念先行,让执行难案有方向
“张某林(化名)”,这个名字又一次出现在清水县法院执行案卷上,让执行法官感到既熟悉又诧异,熟悉的是他作为申请执行人,还有案件正在执行,而诧异的是他这次却作为被执行人。值得关注的是,他还涉及到赵某斌等多位农民工的欠薪案件中。
在仔细翻阅案件卷宗,排除同名同姓人员的情况后,办案法官围绕张某林整理出一系列的执行案件:甘肃甲工程建筑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拖欠张某林施工劳务款案件,且甲公司与甘肃乙房地产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存在工程分包的事实,同时乙公司还与甘肃丙房地产公司存在执行案件。
看似毫无关联的几起案件,在执行法官“抽丝剥茧”的梳理中,渐渐发现几起案件均属同一建设工程项目,且涉及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清水县法院执行庭考虑到集中办理将更有利于保障农民工及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遂将此多起案列为关联案件,一执行联多案进行办理,明确了“优先保民生”的办案方向。
一执联多案激活“死水”,让农民工欠薪有保障
在“一执联多案机制”的运行下,执行法官很快发现这几家涉案企业普遍存在工程项目结束撤离后,各项目负责人联系不上等问题,加之涉案企业运行过程中还出现“权属不清、抵押链复杂、财产处置困难、执行变现周期较长问题”,执行法官面临着“看得见债权,触不到财产”的严峻困境。
此外,被申请人张某林年过六旬,体弱多病,常年住院治疗,名下又无财产可供执行,而甲公司在短期内难以凑齐全款给付张某林,导致案件一度陷入僵局,农民工欠薪很难追回。
“虽然该系列案错综复杂,并出现难点和堵点,但一定能在关联案中找到突破口。”清水县法院执行法官在案件研判会上为执行干警打气说道。
在对涉及的多案进行多天的细致研判、查找线索后,终于在另一案件中找到突破口,乙公司执行到了卖房尾款30余万元,这30余万元使“山重水复”成了“柳暗花明”的新契机。
多措并举解决执行难,让民生保障有终点
清水县法院执行干警执行该案件时,始终将“保民生”作为大前提,采取“一笔到账,重点清结”的做法,最先保障赵某斌等多名农民工劳务费的发放。
但这30余万元又怎么能顺利发放到赵某斌等多名农民工的手中,成了执行干警的新难题。
为了解决执行难题,并兼顾解决农民工欠薪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清水县法院执行庭创新性的采取“先定主线、再设标尺”新模式,依法向相关案涉企业发出《限期交付证据材料通知书》,督促及时交付工程承揽合同及工程款未结清证明,但相关企业逾期均未提交相关材料。
清水县法院执行庭遂决定依法扣留案款268879元,优先保障张某林申请执行甲公司劳务合同纠纷及赵某斌等多人申请执行张某林劳务合同纠纷两案的劳务费,并向全社会发出公告,公告期间满后,依法直接向各案支付案款。真正做到执行全程通盘考量,执行程序合法依规,案款发放有所侧重。
清水县法院始终坚守“保民生”这个大前提,用“一执联多案机制”激活执行“死水”,让农民工欠薪“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关联案件成为解决执行难问题的“突破口”,利用好个案之间的信息协同,促成一体化的并案执行,不仅可以促进执行质效的提升,更能实质性化解矛盾,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