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统战新语> 正文内容
陇南礼县:一场山水与人文交织的寻美之旅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8日 08:48  
来源:甘肃统一战线网
分享到:

  8月中旬,由陇南市委统战部牵头、礼县委统战部承办的“寻美陇南・看礼县”主题采风活动在礼县圆满收官。陇南市各县(区)委统战部分管领导、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及网络达人齐聚一堂,深度挖掘礼县的历史底蕴、生态之美与文化活力,为推动当地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探源历史:触摸秦汉文明“活化石”

  采风首站聚焦礼县深厚的历史文脉,在秦文化博物馆内驻足观望,一件件承载千年记忆的文物静静陈列,让参与者直观感受“秦人发祥地”“早期秦文化核心区”的历史分量。

  走进盐官镇盐井祠,古老技艺与现代生活交融,从古代盐商的商号碑刻到记载盐业规制的文献,无不诉说着盐官作为茶马古道重要食盐产地的历史地位。

  三国化产业园里,仿古建筑群气势恢宏,通过场景复原、图文展示、多媒体互动等方式,再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的金戈铁马与人文故事,大家切身感受到礼县作为三国古战场的历史积淀。

  定格风光:邂逅乡野山河“生态卷”

  在红河镇花石村,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乡村美学交相辉映,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秦皇湖倒映着远山绿树,水中游鱼嬉戏,岸边飞鸟翩跹……采风团成员将“碧波映云影,禽鸟伴鱼跃”的自然风貌传递给网友,不少网友留言“想去礼县红河镇小高村看秦皇湖的落日”。

  洮坪镇炕眼门景区,高山草甸与冰川遗址相映成趣,沿山步道蜿蜒至山顶,俯瞰可见层峦叠嶂间的村落炊烟。采风团成员与当地村民攀谈,听他们讲述生态保护带来的变化:“这几年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来徒步的游客也多了,我们靠卖山货、办农家乐也能增收。”朴素的话语里,藏着礼县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生动实践。

  传承文脉:激活非遗文艺“烟火气”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此次采风活动的核心亮点之一。泥塑作品憨态可掬、秦腔演唱婉转激昂,“跑花杆”尽显民俗文化的刚健与灵动,社火高台背后是传承人代代相传、精益求精的坚守。皮影戏展演台前也围满了人,都在近距离感受“光影艺术”的独特魅力。

  挥毫泼墨间,“祁山胜景”“秦皇湖畔”“苹果之乡”等主题作品跃然纸上,这成为礼县文化魅力的鲜活印记。《秦韵乡情》《礼县苹果红了》等歌舞节目充满乡土气息,演员们用歌声与舞姿传递着礼县人民的淳朴情怀。

  助农兴产:驱动乡村发展“新引擎”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礼县的苹果脆片,零防腐、零色素,入口清脆有声、酸甜清香……”在特色农产品直播间,网络达人们化身“助农主播”,通过实景拍摄、口感试吃、产地讲解,让苹果脆片、花椒、土蜂蜜等 “礼字号”农产品带着乡土的温度,走进了更多网民的生活里。

  据了解,此次直播带货涵盖10余种礼县特色农产品,其中药食同源的党参、黄芪等产品备受关注。

  “不仅要让大家看到礼县的美,更要帮老乡把好东西卖出去。”一位网络达人表示,后续还将通过短视频、图文等形式,持续推广农产品,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此次“寻美陇南・看礼县”采风活动,不仅搭建了文化交流、生态展示、助农兴产的多元平台,更实现了“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既让礼县的“颜值”与“内涵”得到全方位呈现,也激励大家发挥所长,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的作品,讲好礼县故事,让更多人认识礼县、走进礼县。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