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28日电 (张婧)28日,甘肃省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座谈会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召开。旨在推动“临洮模式”在全省走深走实,总结成绩、交流经验、明确方向,持续推动甘肃省基层立法联系点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临洮县人大常委会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为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10周年,也是省人大常委会在临洮等5县区开展立法联系点试点工作23周年。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马廷礼说,20多年来,在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甘肃省基层立法联系点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发展,已成为汇聚民智、反映民意的重要实践基地,有效拓展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表达立法诉求的渠道,显著提升了立法的民主性、科学性,先后在全国性的会议上交流发言6次,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马廷礼介绍说,各地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把群众诉求“原汁原味”反馈给立法机关,有益的建议在法律法规规章中得到体现,目前全省已累计完成286部法律法规草案意见征集,上报4340余条,其中580余条被采纳,为该省高质量立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国家立法贡献了甘肃智慧。
比如,临洮县立法联系点先后完成黄河保护法、乡村振兴促进法等234部法律法规草案的意见征集,报送意见建议2976条,被采纳476条,采纳率达16%,推动“群言群语”转化为“法言法语”。(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