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统战新语> 正文内容
山丹以文化“共同性”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精神高地”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1日 17:28  
来源:甘肃统一战线网
分享到:

  今年以来,山丹县始终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根基,创新载体、深化融合,推动共同体理念从“被动接受”向“主动践行”转变,实现精神层面的深度凝聚。

  让历史文化“活起来”,厚植共同记忆。深入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中的“共同性”内核,聚焦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打造艾黎纪念馆、高庙民俗农耕体验馆、长城文化长廊等沉浸式文化传播阵地32处,通过文物陈列、场景复原等方式,生动再现中原文化与西北游牧文化在河西走廊的碰撞互鉴历程,让文物发声、让历史说话,引导各族群众在追溯文化根脉中增强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知认同。

  用红色基因“强起来”,凝聚精神力量。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打造“红色+艺术”品牌矩阵。联合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等专业机构,精心举办“艾黎情”主题书画展,累计征集涵盖各民族文化元素的优秀作品5000余件,在重要节庆期间开展巡展活动,吸引各族群众及游客逾2万人次。通过艺术创作与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既为各族群众提供了共建共享的文化盛宴,更将红色基因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让爱国情怀、团结理念深入人心。

  以非遗传承“实起来”,增进文化认同。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度融合,创新“非遗+”多元发展模式,构建各民族文化互鉴的精神纽带。持续开展“非遗里的中华家国情”主题系列活动,在“非遗过大年”中组织各族群众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一家亲”春联,在“非遗闹元宵”中设计融入民族团结主题的灯谜竞猜,在“非遗进校园、进社区”中开展烙画、剪纸、刺绣等非遗技艺教学。至目前,累计开展非遗主题活动80余场,参加活动各族群众6万余人次,让各族群众在参与非遗传承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