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15日电 (杨艳敏)“多亏了法庭和镇里的干部一起调解,这土地纠纷解决了,我们总算能安心农忙了!”近日,张掖市高台县南华镇农户王某握着工作人员的手感慨道。这起涉及43户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通过“一庭三所+”多元解纷机制一周内便得到妥善化解。
自2007年以来,高台县法院深耕基层治理,将“枫桥经验”与“马锡五审判方式”相结合,创新推出“一庭三所+”多元解纷机制,联动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以及村委会、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等多方力量,以“信息互通、职能互补、多元互济”的联动模式,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该经验先后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及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十大精品案例”。
机制运行中,高台县法院着力推动“三种转变”,凝聚解纷合力。从“一元思维”转向“多元思维”,依托党委统筹领导,将最初的“1+3”模式升级为多部门协同的“一庭三所+”机制,形成“党委主抓、部门联动、法院兜底”的治理格局;从“单兵作战”转向“多方合力”,整合非诉解纷资源,建立“信息共享、隐患共查、风险共防、矛盾共解”协作机制,变“单防”为“联防”;从“被动受理”转向“主动防范”,推动资源下沉,为群众提供法律指导、风险评估等精准服务。2020年以来,该机制已在关口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覆盖农户1700余户,提供法律指导3000余次。
为筑牢纠纷预防防线,高台县聚焦“三个突出”,营造浓厚解纷氛围。突出排查预测,通过工作联系点开展日常排查,落实重点群体“五必访”、重点情况“五必报”,确保掌握纠纷“第一手”信息;突出研判预警,依托镇综治中心,实行“一周一碰头、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研判”,精准处置重大复杂纠纷;突出源头预防,对苗头性纠纷第一时间介入会商,将矛盾化解在成讼前。成效持续显现:2020年法院受理案件较2019年下降16.7%,2021年同比下降8.2%,2022至2024年案件数持续走低,分别为6020件、6015件、5574件,源头减量效果显著。
同时,高台县坚持“三重融合”,为多元解纷注入动能。将机制与巡回审理融合,把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选取典型案例就地审理,累计吸引3000余人次群众参与,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与解纷力量培养融合,通过导师引领、实地指导等方式,提升基层解纷队伍专业能力;与主动创稳融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一户一片田”土地整合等重点工作中化解多起群体性纠纷。
2022年5月,黑泉镇承包大户郭某喷施农药时,因药物漂移导致200多亩经济作物受损,10户农户与郭某就赔偿问题争执不下。村委会发现后立即联动宣化法庭、镇司法所启动机制,法庭法官释法明理,农业农村局专家现场估算损失、指导补救,村干部从邻里情角度疏导协调,最终郭某当场赔付补偿款,既减少了农户损失,又维护了邻里和谐。
如今,在高台县的乡村院落、田间地头,“一庭三所+”多元解纷机制正以“接地气”的方式化解各类矛盾,既守住了法律底线,又充满了人文温度。下一步,高台县法院将继续探索多元解纷和诉讼便民新路径,不断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司法保障。(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