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在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文殊镇塔湾村嘉农殊味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顾客购买烤制好的中秋烧壳子。随着中秋临近,该合作社手工烤制的传统中秋烧壳子订单激增。烧壳子,又叫烧盒子或马粪烧馍,是祁连山下西北牧民放牧过程中,便于携带和储存的食品,以当地独有的胡麻油、香豆面制成,有百叶、石榴、桃子等花样形状,如今变成嘉峪关传统面点中非常受欢迎的美食,也是当地中秋佳节走亲访友的必备佳品。中新社记者 李亚龙 摄
9月23日,在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文殊镇塔湾村嘉农殊味农民专业合作社内,工作人员进行中秋烧壳子烤制工作。中新社记者 李亚龙 摄
9月23日,在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文殊镇塔湾村嘉农殊味农民专业合作社内,工作人员进行中秋烧壳子烤制工作。中新社记者 李亚龙 摄
9月23日,在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文殊镇塔湾村嘉农殊味农民专业合作社内,工作人员展示烤制好的中秋烧壳子。中新社记者 李亚龙 摄
9月23日,在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文殊镇塔湾村嘉农殊味农民专业合作社内,中秋烧壳子正在被烤制。中新社记者 李亚龙 摄
9月23日,在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文殊镇塔湾村嘉农殊味农民专业合作社内,工作人员对中秋烧壳子刷胡麻油。中新社记者 李亚龙 摄
9月23日,在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文殊镇塔湾村嘉农殊味农民专业合作社内,工作人员进行中秋烧壳子烤制工作。中新社记者 李亚龙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