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的兰州榆中,秋阳正好。航拍榆中县韦营乡的乡村大地,昔日零散的坡地已蜕变为层层叠叠的梯田,金黄的糜子等农作物顺着田埂线条铺展延伸,如同大地披上了华美的金色绸缎,秋日的生机与厚重尽收眼底。
海拔2200米的甘肃榆中北部旱作区,曾因“靠天吃饭”陷入产量低、效益差的困境。如今,随着抗旱糜子、小麦等作物的成功引种、规模化种植的推进以及政企科研力量的深度协作,这片高寒土地正实现从“广种薄收”到“粮丰民富”的华丽转身,不仅为当地粮食安全筑牢根基,更探索出一条特色农业与粮食生产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张瀚之 路晓瑛 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