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24日电 (王焕文)秋风过处,徽州大地层林尽染,田间地头铺开一片灿烂的金黄。收割机的轰鸣声中,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这流动的金色画卷里,总有一抹醒目的“藏蓝”在穿梭——陇南市徽县公安局的民警们深入生产一线,将平安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晒场开进警营院
“警官,我们马上就收,马上……”一位正在路边晾晒玉米的农民大哥看到巡逻警车,赶忙上前解释。
“大哥,别误会!我们是在等同事,顺便提醒一下,路上晒粮确实不安全。”民警笑着指向不远处的派出所,“您看,我们所院子都打扫干净了,就是给大家晒粮准备的。咱们公众号上发过通知,玉米拉进去晒,放心!”
原来,入秋后的连续阴雨天气,成了秋粮归仓的“拦路虎”。徽县公安局急群众所急,第一时间开放了全局各队、所的院落广场,发布《关于提供秋粮晾晒场地的公示》,一场“晒场进警营”的暖心行动,悄然化解了农户的燃眉之急。
“平安瞭望”无处不在
徽县三滩风景区,秋色正浓。一名操作无人机的“游客”被几位村民自然地围住,唠起了家常:“小伙子,不是本地人吧?这机器能飞多远?”
“游客”笑着一一回应,并未亮明警察身份。他心里清楚,这些热情的村民,正是辖区“平安瞭望”体系的“眼睛”。徽县公安局广泛动员治安积极分子,联合司法、综治、林业及村委会等力量,搭建起警民互通的微信矩阵。谁家来了生面孔、哪里有了小纠纷,信息在群内快速流转,苗头性问题得以及时化解,共同织就了一张全域覆盖、全民参与的平安网。
宣传随着农机下地
村口道路上,一辆满载而归的农用车被民警拦下。“老哥,丰收啦!最近雨多,这路滑,可得把防滑链装上,千万慢点开!”亲切地叮嘱后,民警又顺便了解了村里的近况。
面对农业机械普及的新情况,徽县公安局坚持“防”在前面。民警们背着“警务背包”,带着移动终端,走上田埂,钻进大棚,将反诈知识、交通安全课开到劳作现场。这种“铁脚板+智慧眼”的模式,真正把“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家,也让“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服务承诺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
秋日徽州,最美的不仅是漫山遍野的金黄画卷,更是那抹穿梭其间的“藏蓝”底色,与丰收的喜悦、百姓的安心,深深融为了一体。(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