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25日电 (王国全)近日,定西市渭源县聚焦青少年法治教育,充分发挥法院、公安局、检察院、司法局及职能部门法治副校长作用,以“分层施策、场景赋能、协同共育”为抓手,深入全县92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用专业力量为4.3万名学生筑牢青春“法治安全盾”。
多岗联动,精准普法“不缺位”。渭源县积极构建“法院讲法理、公安教实操、检察护权益、司法精普法”的履职体系,法治副校长履职尽责、主动作为。
县公安局局长杨文杰带领民警团队,结合《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开展教学,不仅解读法律条文,同时现场指导灭火器使用、演示交通规则,通过“模拟火盆灭火”“校园周边违停警示”等实操环节,将法律知识转化为安全技能。
县法院副院长化身法治副校长,围绕校园欺凌、课间意外致伤等高频风险,用“案例拆解+法条解读”的方式,破除“未成年人无责任”误区,让学生清晰知晓法律边界。
县检察院干警聚焦青少年权益保护,针对网络诈骗(游戏皮肤交易、虚假充值)、新型毒品(伪装成零食、饮料)等风险,详解“六大保护”制度,教学生识别陷阱、留存证据。
县司法局指导各律师事务所及各司法所联合属地派出所、综治中心、市场监管所,按学段定制内容精准普法。针对中学生讲法律责任、针对小学生讲安全故事、针对幼儿园儿童讲防护常识,确保“内容适配、对象无遗漏”。
创新形式,法治教育“活起来”。为避免普法“念法条”的枯燥模式,渭源县法治副校长创新“三维教学”,让法治教育更接地气。
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时选取“校园欺凌后家长追责”“学生网络泄密被警示”等本地或周边真实案例,用“讲故事”的方式解析法律后果。如讲解校园欺凌过程中,以“某学生因长期辱骂同学被治安警告”为例,明确“言语暴力也违法”,让学生直观感知法律底线,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守护自身权益。
在普法宣讲时设计“陌生人递可疑饮料”“网吧诱导未成年人进入”等模拟场景,组织学生现场演练“拒绝话术+举报流程”,指导学生实操灭火器、演示过马路“一停二看三通过”,互动参与率达100%。
部分学校邀请家长参与“开学第一课”,由交通民警讲解“接送孩子交通安全注意事项”,禁毒中心主任向师生家长普及“毒品伪装术”,相关做法获师生家长广泛认可;乡镇同步联动村委会、市场监管所,排查校园周边食品摊贩、文具店安全隐患,形成“教育+监管”双重防护网。
渭源县以“开学第一课”为起点,建立法治教育长效机制,明确中小学、幼儿园各学段法治教育重点与考核标准;以“法律知识竞赛”“防拐骗演练”“法治手抄报评比”等活动为载体,推动法治教育从“季节性”变为“日常化”;建立“师生反馈+行为跟踪”评估机制,将学生法治知识掌握情况、校园欺凌发生率等作为法治副校长履职考核依据,确保普法“有成效、可检验”。
“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现在知道遇到问题可以用法律保护自己。”渭源县清源中学分校七年级学生代表的话,道出了不少学生的心声。如今,渭源县法治副校长履职模式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构建平安校园、法治渭源注入强劲动力。(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