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10月16日电(马瑞琪)在红古区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正忙碌地穿梭在服务“一张网”的外卖配送员、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他们作为城区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充盈着城市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在服务群众、推动融入基层治理等方面上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兰州市红古区始终坚持“以服务聚人心、以党建促治理”的工作理念,通过健全组织体系、完善服务网络、搭建参与平台三大举措,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格局。结合红古区新就业群体特点,探索党建引领推进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织密组织网络 实现有形有效覆盖
当前,红古区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把“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增量”,是推动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基础。
据了解,红古区坚持“行业+属地”协同发力,由区委“两新”工委牵头,联合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全区快递物流、外卖送餐、货运驾驶等新业态企业及从业人员开展系统摸排,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截至目前,建立涵盖152家企业、797名从业人员的动态信息库,为精准服务奠定了基础。这张日益织密、不断焕新的组织网络图,背后是红古区凝聚治理“新”力量的坚定决心和系统蓝图。
加强服务保障 提升暖心关怀质效
围绕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系统整合党政群团资源,打造多层次服务体系。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社区活动室等阵地,深入推进“暖心驿站”建设,目前已建成“小蜜蜂驿站”“司机之家”“劳动者驿站”等“暖心驿站”33个,切实解决新就业群体饮水难、歇脚难、如厕难等一系列实际困难。
从“冬送温暖”到“夏送清凉”,从“歇脚纳凉”到“暖心关爱”,一个个温暖人心的具体举措落到了每一位新业态群体的心坎上。红古区常态化多举措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累计发放爱心餐券1000余张、防暑降温物资175份,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子女寒暑假托管、专项保险参保等暖心服务。“最近阴雨天气较多,这份温暖让我觉得很值得,我会鼓足干劲用心服务好辖区群众。”川海到家外卖员张有强在刚送完一单激动地说道。
川海到家生活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感激地表示:“非常感谢对我们员工的关怀与帮助,这不仅能让员工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也能激励大家更好地投入工作,为千家万户提供更有优质的服务”。这不仅是物资上的补给,更是党组织对新就业群体的“暖心牵挂”,更是持续推进暖“新”行动的生动实践。
针对优化骑手出入管理、完善标识信息、提供路线指引、便捷充电换电等八个方面,红古区以小区为单位,完成指示牌检修、夜视标识增设及骑手专用停车位设置等工作,累计覆盖10个小区。在骑手聚集区域安装60台充电换电设备,以满足骑手日常工作的能源需求,为风里来雨里去的户外工作者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
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新就业群体的内生动力,以“暖心服务”促“参与治理”的同时,依托道德储蓄所、积分超市,建立“双向服务”激励机制,常态化开展“积分兑换”“最美骑手”评选等活动,持续提升新就业群体的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自信心。
搭建参与平台 推动融入基层治理
如今,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的独特优势,已然成为基层治理的“移动探头”。红古区在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路径中不断积极探索,建立以社区党组织牵头,物业服务企业、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多方参与的协调会商机制。选聘11名快递员、网约配送员代表担任“友好社区监督员”,定期评价反馈社区友好度,持续提升社区建设水平。
走进新就业群体,对他们而言,工作亦是生活的点滴。他们在“一张网”上工作,也生活在这张网上。今年以来,全区新就业群体上报各类问题建议50余件,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向社区反馈小区环境、居民求助、飞线充电、停车管理等问题120余条……这些数据的背后,向我们展示了新就业群体逐步融入“一张网”的新形态,推动新就业群体从基层治理的“服务对象”向“治理力量”转变,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