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10月17日电 近日,在临夏州临夏市举行《保安语图解词典》首发仪式。这部凝结着作者十年心血的词典,不仅是保安族语言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更成为守护民族文化根脉的生动载体。
临夏州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和甘肃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有42个民族,东乡族、保安族是以临夏为主要聚集区的甘肃特有少数民族。
词典作者韩维礼在首发仪式上分享了创作的心路历程。“十年来,我走遍了临夏的沟沟坎坎,寻访了众多乡音纯正的长者。”他坦言,自己的创作过程更像是“一次次与时间的赛跑,一场场与遗忘的角力”。
在韩维礼眼中,这部词典早已超越了工具书的范畴。“它是我对母语的一次深情回望,是献给本民族文化的一份微薄却炽热的礼物。”为了让保安语更易被感知,词典采用文字与图像结合的方式,使原本抽象的语言成为可触、可感、可知的鲜活存在。韩维礼期待,这部词典能成为“一把钥匙”,为年轻一代打开通往本族文化的大门;同时成为“一座桥梁”,让更多人认识和欣赏保安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甘肃省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宋树红在仪式上着重从五个维度阐释了该词典的学术价值。文化学者马少青、陈元龙、巴图等围绕保安族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针对成果转化,与会人士建议利用现有词典成果,将其转化为视频、动画等媒体形式,进一步提升成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推广应用方面,建议将词典推广至积石山县保安族聚居区的村级小学和中学,并在博物馆、图书馆、村级文化站等场所收藏陈列,方便爱好者学习使用。
此外,大家还提出应扩大保安族文化研究范围,尤其深化保安语研究领域,加强与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及专家学者的合作,力争产出更多研究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