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10月27日电(李万举)天水市紧扣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从优化政务服务、坚持依法决策、规范行政执法、化解行政争议、营造营商环境五大维度精准发力,将法治思维贯穿政府履职全过程,以制度刚性破解发展难题,用实践成效彰显法治温度,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坚持简流程、提效能,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
推行“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与“分领域专窗”并行模式,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实现一窗通办、一线应答。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和环节,34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上线运行,2024年以来全市“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办理82115件。480项“跨省通办”事项、55项“省内通办”事项、927项“全市通办”事项实现异地可办,极大地拓展了政务服务的辐射范围。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全市“一网通办率”达100%,全程网办率达到99.7%,事项时限压减率达92.6%。积极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程度,“不来即享”“帮办代办”“政务服务+”“提前服务”“延时服务”等特色服务应用进一步延伸,有效满足了企业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坚持建机制、严审查,决策质量筑牢“压舱石”
修订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硬要求”。创新制定政府法律事务合法性审查程序规定、政府法律事务重点领域合法性审查工作要点指引,推进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规范高效运行。开展第五届市政府法律顾问选聘工作,公开选聘15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从业经验足的法学专家、律师担任市政府法律顾问。2024年以来,市级办理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合同、复杂信访案件及其他法律事务425件,市政府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5件(次),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质量稳步提升。
坚持强监督、促规范,行政执法校准“坐标系”
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柔性执法提质扩面,推动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度、制定行政执法事项目录,行政执法规范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定《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建成覆盖全市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执法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组织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行政执法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专项监督检查、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等,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坚持抓改革、重协作,复议监督释放“高效能”
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工作机制,制定行政复议应诉案件接收登记、办理、调解、听证等11项制度,建立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委员会2项机制,实行行政复议委员会、行政复议委员会办公室和行政复议人员集体研究三级办案模式。畅通行政复议受理渠道,灵活运用书面审查、听证审理、简易程序审理、调解和解等办案方式,2024年以来,全市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823件,受理620件,办结507件,纠错80件,平均纠错率15.78%,调解和解207件,调解结案率40.83%,不予受理173件。
坚持优服务、激活力,营商环境再上“新高地”
深入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提质增效年、全面提升年专项行动,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普法全链条发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常态化开展涉企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政策清理工作,着力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政策壁垒。组织开展“万所联万会”、民营企业“法治体检”等活动,2024年以来累计为282家民企开展180次“法治体检”,出具741份法律意见书,解答咨询2552人次。建立工会、商会、银行、保险、消费等领域专业行行业性调解委员会,有效化解了一批涉企矛盾纠纷。(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