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11月3日电(高海涛 张蓉 李晓霞)“十四五”期间,瓜州县坚定践行“两山”理念,以科技力量重塑自然资源监管新格局。从矿山深处到草原腹地,从人工巡查到智能预警,一套套监控系统如同“千里眼”,构筑起守护绿水青山的“数字防线”,实现了从“人防”到“技防”的质的飞跃。
在瓜州县柳园自然资源所监控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画面实时切换,工作人员轻点鼠标,矿山、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情况尽收眼底。
“我们通过操作端不仅能远程让摄像头360度转动,调焦后夜间也能清晰捕捉人脸、识别车牌。”瓜州县自然资源局柳园自然资源所所长蒋凯说。
柳园镇矿产资源丰富,且品位价值高,是瓜州县自然资源保护的重点区域。2024年8月以来,瓜州县在金沟井辉铜矿交叉处、马莲井碎石山岔路口等重点区域路口设置了9套视频监控设施,并配备2套高空瞭望球机,于今年3月建成酒泉市首套矿山领域重点区域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采用先进多光融合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和运动检测技术,能对道路通行车辆进行不间断自动实时记录,定期分析研判过往车辆和人员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即刻发出预警,提醒工作人员迅速响应,及时制止违法违规行为,大幅提升监管效率,彻底解决了以往依赖人工巡查,效率低、覆盖范围有限,以及难以做到实时监控的问题。”瓜州县自然资源局自然资源调查中心主任吴永辉说。
草原防火同样面临着点多、面广、基础薄弱等挑战。瓜州县目前已建成草原火情瞭望塔11座和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了对重点草原区域火情的全时段、全方位动态监测,有效提升草原火情监测的精准度与时效性。
“每座塔辐射半径可达10公里,基本实现了对所在位置周边草原的有效覆盖。每座塔的摄像头配备了‘烟火识别+红外热成像’双重识别系统以及火点定位系统。通过室内视频控制平台,可以及时有效地监控高风险区域的草原情况,对于草原火患可以及时发现并快速处理。”瓜州县草原工作站行政执法股干部包珩说。
“我们将进一步夯实草原防火工作基础,通过不断加强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切实做到火患早排除、火险早预报、火情早发现、火灾早处置。”瓜州县草原工作站站长何冬梅说。
近年来,瓜州县通过引入先进技术,逐步构建起“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全方位立体化自然资源监管格局,为全县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2025年,瓜州县将再投入258.5万元,在柳园矿山领域和小宛南山区域设置8套视频监控设施和1套高空瞭望系统,同时建设490平方米防火物资库,新建2座火情监控塔,配套防火物资和应急车辆,持续提高自然资源智能化监管水平。
“瓜州县自然资源局将充分利用‘人防+技防’防范措施和能力,真正把智能化监控系统打造成守护自然资源的‘千里眼’、打击违法行为的‘铁拳头’、推动绿色发展的‘助推器’,确保自然资源‘看得见、管得住、打得准、可持续’,全力护航全县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吴永辉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