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县域经济> 正文内容
定西漳县30万亩沙棘林激活生态富民“金色密码”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2日 13:02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11月12日电 (后爱萍)每到沙棘成熟的时节,定西市漳县的群山便被一抹耀眼的金色点亮。漫山遍野的沙棘树缀满沉甸甸的果实,在枝叶间折射出璀璨光泽,一幅丰收盛景在天地间铺展,令人心醉神迷。这片郁郁葱葱的沙棘林总面积达3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25万亩,厚重的生态基底让漳县当之无愧加冕“中国沙棘之乡”的美誉。

漳县殪虎桥沙棘种植基地。

  如今的漳县,已将这份自然馈赠打磨成一条成熟高效的产业链。走进甘肃艾康沙棘制品有限公司的现代化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一瓶瓶沙棘果汁历经精细加工后整齐下线,在密封封装后奔赴全国各地的货架。这些产品完整锁住了沙棘的原生风味与丰富营养,以独树一帜的口感俘获了万千消费者。从基础饮品到高端深加工,沙棘籽油、果油、黄酮等产品不断涌现,成功跻身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让沙棘的价值实现几何级提升。仅去年一年,该企业就创下6000万元总产值,成为驱动当地经济增长的“硬核引擎”。

  产业兴则百姓富,沙棘枝头的“金色果实”正转化为群众口袋里的“真金白银”。采摘季的沙棘林里,当地村民们熟练地穿梭林间,指尖翻飞间将饱满的果实收入篮中,用汗水浇灌增收希望。

  殪虎桥镇村民李大哥笑得合不拢嘴:“农闲时来摘沙棘,挣得不少,家里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据统计,采摘旺季时,周边近百名群众参与采收,户均增收数千元。更令人欣喜的是,加工企业还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家门口就业岗”,生产、包装等岗位让不少村民实现“顾家挣钱两不耽误”,稳稳地月收入让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图为村民采摘沙棘果。

  沙棘的价值,更藏在绿水青山间。作为生态防护的“先锋树种”,沙棘根系发达如织,深深扎根土壤,既能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又能显著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与此同时,连片的沙棘林构筑起“生态乐园”,为各类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家园和充足的食物来源,有力助推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守护当地生态平衡的“绿色屏障”。

  漳县沙棘产业的崛起,离不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当地政府主动作为,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持续提升资源利用率与产品品质;深耕品牌建设,通过举办沙棘文化节、亮相各类农产品展销会等多元举措,让“漳县沙棘”的品牌影响力从甘肃辐射全国,赢得了广阔的合作空间。

  下一步,漳县将持续深挖资源潜力,拓展产业链条,重点开发沙棘鲜果、果泥、果酱、果酒、果油、颗粒等高端产品,让附加值再攀新高。(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